海口市十届人大

次会议文件(十

关于海口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29日在海口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海口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海口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压力与动力并存,信心与决心同在。面对“需求紧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经济三重压力和轮疫情叠加的严峻考验,全市各级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牢牢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战略机遇,保持定力、主动作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在助力经济爬坡过坎中进一步夯实了“稳”的基础,在化解经济风险中进一步积蓄了“进”的底气,实现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势能。

(一)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18.5亿元,完成预算的120.9%,增长9.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8亿元,同口径增长0.2%,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债务转贷收入、省级补助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313.7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479.8亿元,完成预算的113%,增长7.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2.3亿元,增长21.2%,高于全省14.9个百分点;债务还本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147.5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38.7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452.3亿元,完成预算的122.7%,增长8.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亿元;债务转贷收入、省级补助收入、区级上解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334.3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425.2亿元,完成预算的115.3%,增长6.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7.4亿元;债务还本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区级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207.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27.1亿元。

(二)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373.2亿元,增长39.4%。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2.3亿元,增长60.7%;债务转贷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等180.9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349.7亿元,增长61.2%。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10.2亿元,增长92.1%;债务还本支出等39.5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23.5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359.6亿元,增长36.2%。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1.8亿元,增长62.2%;债务转贷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等167.8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342.8亿元,增长51.3%。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8.6亿元,增长107.4%;债务还本支出等64.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6.8亿元。


(三)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3亿元,完成预算102.4%,增长34.3%。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39亿元,完成预算的99.3%,增长35.8%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04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2亿元,完成预算的102.5%,增长34%。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2亿元(含补助区级支出0.05亿元)完成预算的102.5%,增长34%

(四)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17.3亿元,完成预算104%,增长21.3%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16.9亿元,完成预算110.1%,增长29%。本年收支结余0.4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6.5亿元。

(五)2022年市对区转移支付补助情况

市对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补助资金90.3亿元,其中,税收返还补助8.2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60.7亿元,专项转移支付21.4亿元,增强区级财政统筹能力,为兜牢各区“三保”底线、促进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保障。

(六)2022年全市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争取省转贷新增地债资金111亿元,其中,专项债106.2亿元,一般债4.8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五网”、重点园区、公共卫生和应急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项目加快推进。2022年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109.9亿元,均已按时足额偿还,政府信用良好。2022年末,我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752.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19.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532.9亿元,控制在省下达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内,债务总体风险安全可控。

(七)2022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1.财政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

制定开源节流若干措施,以精准之策应对非常之难,力保财政收入实现合理增长,财政支出保持适当强度。收入质量全省第一。通过深入园区、企业一线,精准分析税源,聚力挖潜征收,有效对冲不利因素影响,全市税收收入完成178.1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7%,高于全省13.8个百分点。多方筹措可用财力。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89.1亿元,增长54%,为历年之最。开展“存量资金清零行动”,全年盘活各级财政存量资19.5亿元,非重点、非刚性支出预算压减比例5%以上,“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盘活和节约的资金全部用于重点民生领域和防疫支出。财政支出较快增长。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2.3亿元,增长21.2%,高于全省14.9个百分点。

2.积极财政政策展现新作为

实施稳经济一揽子财政政策,拿出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送去“及时雨”“雪中炭”,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点燃市民消费热情。发放1亿元消费券,支持举办零售、餐饮等各类促消费主题活动,拉动消费超12.5亿元。汇聚园区发展动能。统筹安排138.8亿元,支持江东新区路网、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临空产业集聚,推动中石油、中能建等重点企业落地,助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建成,加快推进高新区培育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支持复兴城产业园建设文化出口基地。引导产业优化升级。出台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措施,安排产业扶持资金31.5亿元,支持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自贸港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做大经济总量。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安排168.1亿元,支持美兰机场快速通道、G15配套市政道路、市人民医院西院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自贸港核心区城市功能。

3.财政金融联动开创新局面

充分发挥财金“双轮”驱动作用,创新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专项债撬动社会资本实现“零突破”。树立问题导向,打通堵点难点,抢抓政策窗口,加强项目谋划,空港综保区多功能物流仓储中心、高新区美安孵化中心等项目通过专项债撬动市场化融资3,000万元首次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先行试点采用TOT模式启动海口湾演艺中心存量资产盘活工作。滚动建立存量资产盘活台账,多方挖掘存量资产效益,让“沉睡”资产变成发展“活水”。政府投资基金和PPP双向发力设立初期规模为10亿元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作,撬动社会资本支持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积极谋划跨区域、外溢性强的重大项目,科学统筹海口经济圈镇域供水项目,成为第一个通过利用省级财政承受空间实施的跨市县PPP项目。创新重点园区投融资模式。江东新区安居房、安置房项目通过“股权投资+EPC”“股权投资+施工总承包”等模式,投入财政资金30.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21亿元“精准滴灌”财政普惠金融。安排0.72亿元,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三农”主体,实现创业担保贷款规模5.8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规模15.79亿元。积极争取并成功获批财政部授予的全国首批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中央财政奖励4,500万元。

4.优化财政体制取得新成效

在扩权强区改革中逐步理顺市区财政关系,推动建立权责配置更加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的上下级财政体制。做实区级国库。在全省率先做实区级国库,谋实改革新路径,实现财税信息互联互通,将更多税收下沉区级,收入实时缴入区级国库,完善扩权强区财政分享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区级发展活力。争取体制支持。密切跟踪省级政策动向,在新一轮省与市县财政体制调整中,争取更多财力下沉、更多政策倾斜,支持省会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5.财政管理改革迈出新步伐

持续优化财政运行机制,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为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夯基垒台聚焦“基”字,强化预算编制与部门工作周期协同,基本取消部门二次分配权,把项目入库作为预算资金安排的前提条件,使“资金等项目”转变为“项目等资金”,进一步打牢预算编制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聚焦“节”字,成立财政预算评审中心,依托财政预算评审,展开对封关运作、美兰机场快速通道等项目的审查,节约资金达14.6亿元。聚焦“效”字,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全市预算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形成财政绩效管理整体闭环。聚焦“督”字,组织开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政府“过紧日子”、“三保”、防范债务风险等重点领域的财经秩序专项整治等财会监督工作,严肃查处财经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6.保障改善民生达到新水平

坚持人民至上,将超过七成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全市民生支出233.6亿元。精准聚焦群众期盼,安排1.5亿元,年初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安排防疫资金11.2亿元,第一时间争取省级财政超序时进度调度保障我市库款,有力保障防疫支出,助力守牢防疫阵地。以事不过夜的效率发放1,657万元防疫重点工作岗位补贴,第一时间送去市委、市政府对医护人员的亲切关怀。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安排48.4亿元,支持各阶段教育事业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支持组建10个教育集团实施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项目,新增优质学位8,280个。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安排27亿元,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实施人才引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持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兜牢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区治理、社会福利等基本民生底线,以实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安排21.4亿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升海口医疗服务水平。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安排20.9亿元,用于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排4.8亿元,支持推动耕地垦造集中连片造大田,完工验收耕地数量5,889亩、水田规模6,302亩,耕地指标成本下降60%

保障农民安心生产。安排0.74亿元,用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提供20个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帮助农户灾后快速恢复生产,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安排0.13亿元,用于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和奖补,撬动农民小额贷款10.22亿元,惠及1.18万户农户。

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安排16.6亿元,支持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推进“六水共治”、城乡环卫一体化,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成功申报2022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000万元。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安排4.8亿元,支持打造骑楼老街、琼台福地等海口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支持西海岸贯通更新工程、海瑞文化公园建成完工。聚焦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激活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提升城市文化魅力。

保障城市安全稳定。安排2.7亿元,支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营造更加安全的食品卫生环境,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反走私综合执法,建设“平安海口”

7.政府债务管理实现新突破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财政风险防控持续加固。地债资金高效使用。全年争取地债资金135.4亿元,规模全省居首,地债资金支出进度达84.7%,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历史最快,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风险化解成效突出。多措并举,积极作为,有效削减存量债务规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政府债务率大幅下降,破解困扰我市发展的债务瓶颈问题。遗留问题稳步消化。顺利解决美兰机场二期、南海明珠等历史遗留问题,牢牢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

2022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严守财经纪律,依法接受人大监督。做好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工作,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建立政府债务定期向人大报告机制。充分听取并坚决落实人大对预算报告的审查意见,及时回应关切。承办市人大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92件,办结率和办结件的结果满意率均为100%

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的监督指导,得益于各区、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得益于全市财政干部的苦干实干。

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市财政工作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的特殊之年,在实现逆势增长并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下,我们更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我市财政运行和财政改革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预算平衡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仍需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有待增强;财政金融联动尚待深化,投融资模式还需创新。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预算草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扩权强区改革后新机制运行的第一年,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握发展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做到稳中求进、进中提质,为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一)2023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从收入上看,防疫政策优化调整、自贸港加快建设、扩权强区战略深入推进和助企纾困政策的持续发力,有利于提振市场发展信心,为财政增收创造条件。但是我市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主导产业还处于培育发展阶段,财政收入增长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从支出上看,在自贸港建设大背景下,重大基础设施特别是封关运作项目、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园区等资金需求增长迅速,“三保”、偿债等刚性支出需求不减,我市仍面临较大保障压力,对财政管理水平和统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守正创新,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推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二)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全省财政工作会议部署,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更好的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23年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着重把握以下原则:坚持“资源统筹”,强化大事要事保障能力;坚持“过紧日子”,压缩行政成本节用裕民;坚持“提质增效”,精准实施财政政策和资金“双供给”;坚持“底线思维”,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

(三)2023年财政政策

1.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保障自贸港发展

积极统筹各级各类资金,强化封关运作准备,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全力保障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建设项目、海口航空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海口美兰机场“二线口岸”建设项目等自贸港封关运作类项目建设。支持推进美兰机场快速通道、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GTC及配套设施、长天路南延长线工程、白沙门一期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支持园区平台发展,助力打造产业集群

支持重点园区做大做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园区竞争优势。支持工业医药、科技、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航空、航运业等重点产业差异化发展,吸引更多优质总部企业、重点企业落户海口。

3.支持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教育发展优先。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支持扩大学位供给,改善办学条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继续保障课后服务全覆盖,严格落实学生资助补助政策。保障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高中教育内涵发展,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保障基层“两委”高效运转,确保村(居)“两委”干部待遇提标改革落实到位。支持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困难群众救助补助、优抚对象补助、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等,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支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引才惠才补贴,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坚持“保健康、防重症”,支持提升医疗救治保障水平。推动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医疗体系改革。保障疫情感染相关的救治工作,支持医疗资源扩容项目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建设,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打通一批城市断头路改造城市积水点,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助力绿色生态发展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老旧车淘汰和污染治理“六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确保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繁荣文旅体育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省会城市十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和推广,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精品文艺创作和演出交流,打造体育品牌赛事,推进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做好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品质提升。不断提升海口影响力和城市品味,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按照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票决结果,足额保障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需求,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把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4.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力支持耕地保护管理,实施耕地垦造,推动土地整治。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提升农业农村治理水平。支持农田水利建设“菜篮子”保供稳价及蔬菜大棚基地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5.支持深化扩权强区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落实扩权强区财政体制改革,形成上下联动、共谋发展良好局面。理顺优化区和园区财税分配机制,将与基层发展密切相关、增长空间大的税收“发面”更多留给区级,增强区级可支配财力。指导区级国库顺畅运行,充分调动各区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支持市政、园林、环卫、教育等领域事权下放,做好与之相匹配的财力下沉工作。强化财政支出再分配功能,实施转移支付清单化管理,发挥转移支付调节作用,支持各区兜牢“三保”底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496.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4.1亿元,同口径增长15%;债务转贷收入、省级补助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212.4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496.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5.4亿元,增长19%;债务还本支出、上解上级支出等100.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3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421.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6亿元,同口径增长15%;债务转贷收入、省级补助收入、区级上解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260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421.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4亿元,增长12.9%;债务还本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区级支出等176.2亿元。

(五)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439.1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1.9亿元,增长41.4%;债务转贷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等167.2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438.2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8.4亿元,增长15.5%;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等79.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9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431.5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1亿元,增长41.3%;债务转贷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等160.5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431.5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38.2亿元,增长21.4%;债务还本支出、补助区级支出、调出资金等93.3亿元。

(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04亿元,增长181.8%。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04亿元,增长181.8%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99亿元,增长180.8%。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99亿元,增长180.8%

(七)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127.8亿元,受部分险种省级统筹后编列省级社会保险基金影响,2023年我市应上解由省级管理的险种收入100.5亿元。归属我市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7.3亿元,同口径增长1.5%。归属我市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4.3亿元,同口径增长15.9%。本年收支结余3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5.2亿元。

(八)2023年部门预算安排总体情况

市本级共安排86个预算部门支出348.1亿元。其中,基本支出58.1亿元,占部门预算总支出的16.7%;项目支出290亿元,占部门预算总支出的83.3%

(九)2023年市对区转移支付情况

首次编印市对区转移支付预算,市对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补助资金87.1亿元。剔除据实结算等项目后,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不低于90%,专项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不低于70%,严格落实预算法实施条例有关要求,改变了往年转移支付提前下达率低、下达不及时的局面,大幅提高区级预算编制完整性。在执行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给予各区转移支付补助。

(十)2023年政府债务安排情况

积极争取省转贷我市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资金88.7亿元,其中,市本级84.5亿元,区级4.2亿元。支持用于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六水共治”、医疗卫生、新基建等重点领域和方向。加强资金统筹,妥善化解政府债务存量,持续缩减债务规模,不断优化债务结构。安排88.28亿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息。

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在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预算草案前,可安排下列支出:上年度结转支出;参照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根据上述规定,截至131日,2023年市本级预算支出17.6亿元。

三、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任务

(一)强化供给支撑,助推经济平稳增长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双供给”作用,推动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强收入监控和执行分析,科学研判财政收入变化趋势,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和自贸港各项优惠政策,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制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引擎,促进财政收入均衡可持续增长,助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拓展改革成果,提升预算管理效能

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推进财政管理数字化转型,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资产、债务、绩效、政府采购、预算评审等融入预算管理全流程。坚持“项目为王”,强化项目谋划,将项目库打造为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工具和关键抓手,实现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强部门联动,引导各区各部门做实项目储备,提升项目保障水平,确保资金到位后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序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优化现行市区财政体制,加快推进财政领域扩权强区各项改革政策落地见效,逐步建立与自贸港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

(三)优化预算安排,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缩行政成本,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我市“十四五”规划,集中财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三保”优先,支持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封关运作、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支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结果导向,实行预算安排与绩效考核、财经纪律、争取上级资金等挂钩机制

(四)统筹整合资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加快国有资产资源处置进度,探索利用城市景观亮化开展商业广告试点,提升国有资本经营效益,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推动部门全部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优先统筹非财政拨款收入和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等安排支出。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政策协同,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争取省里给予我市更大规模地债支持,充分发挥债券资金拉动投资的作用。

(五)强化财金联动,发挥资金杠杆效应

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财政部门切实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体系,支持市属国有金融企业做大做强,整合和集聚金融资源,推动金融保障和创新更好契合经济发展需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引导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倾斜。立足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六)加强监督约束,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听取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依法接受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提升预决算编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落实落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切实提高整改完成率。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积极推进内控内审工作,提高财政部门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严格库款调度,加强执行监测,积极化解暂付款风险。健全财政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

各位代表,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政协意见,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实干谱写华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算报告图解